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楚
跟绝大多数亲历者一样,马祥最初也排斥这次采访。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相关资料图)
“您在那呆了七年,真感情藏不住的,我们面对内心,对历史负责,好好谈谈行吗?”记者最后一次尝试邀约。
他愣了几秒,一声长叹,“来吧,是要谈了。”
株洲清水塘片区,曾用血肉撑起共和国工业“家底”。时移世易,咬牙转型,又为全国老工业区探路。
这里顶峰时期工业产值一度高达300亿元。进入搬迁改造试点第九个年头,去年工业产值还不足5亿元。
今年五月中旬,中车双碳园开工。这是清水塘片区腾空后第二个在地实体制造业项目,距离首个项目入场已整整过去三年。
再往前半年,清水塘片区控规调整,作出道路“瘦身”、大幅提升工业用地等诸多“合时宜”的变化。这距离清水塘搬空已经过去四年,“六年大见成效”的目标业已过期。
好在,一切似乎看起来都在回归理性。
可是,破旧容易,“立新”从来难。转型之旅,快与慢、急与缓、好与坏,如何评说?
其忧喜沉浮,不能忘怀。
代 价
在新中国历史上,没有几个地方能像株洲清水塘这样,深刻揭示中国飞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秘密,以及它内里的矛盾。这里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首批为数不多的重点工业基地之一。它既提供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化工产品和技术,又为初级城市带来人才和社区,同时也导致令人震惊的剧烈污染。
▲清水塘大桥施工接近尾声。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威 摄
此地污染为害的记叙多如牛毛。15.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00根大烟囱齐冒黑烟,港口水体鲜艳而致命。对地方带来的困扰,远不止背上“污染城市”恶名这么简单。
由株洲市党史办编著的城建史里有几段文字,或许能提供更直观的感触。
1973年,湘江株洲段七个鱼种灭绝,捕鱼量在16年内下降了18万公斤;1975年,清水塘片区“三废”排放损害稻田5.99万亩,减少粮食360多万公斤。
“车下二桥东,不得开窗。”任何一个在株洲生活超过20年以上的市民都有深刻印象。
诸多资料显示,至少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清水塘已经开始治污。不论政府主导或企业主动技改,成绩都可圈可点,但囿于资金、技术等原因,病从未根治。
产值高企,污染依旧。21世纪前十年,清水塘的麻烦从未离开官方视野,各种治理将其包围。市民对清水塘的态度是复杂的。“我嫌它脏,嫌它破,嫌它影响了株洲形象,但它确实又为经济发展付出太多。”一位附近居民说。
总之,矛盾断然不能延续。命运决断在2014年到来,国家发改委将株洲清水塘等21个片区列入全国首批城区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试点。
马祥在一年后进入清水塘片区。他要为一个酝酿中的“指挥部”打前哨。摆在他们眼前的任务是:搬走超过150家各类企业,安置六万人。
“没有谁敢保证什么。”马祥及株洲决策层把这看作一场“战役”。
政要超乎寻常地频繁亲临现场表达关切,株洲组建史上罕见高规格的“指挥部”,清水塘逐渐成为株洲政经工作头等大事。
比进度,比速度,行政发条拧到顶端,慢一秒都是错误。2017年2月,严肃且盛大的搬迁动员大会,让“举全市之力”“三年大见成效”的呼声无远弗届。
2018年12月30日,大雪下了整天。株冶集团关闭最后一座基夫塞特冶炼炉。清水塘全部“腾空”,22800多天的重工业历史画上句号。
用“壮士断腕”形容这次搬迁毫不过分。
株洲至少直接舍弃200亿元GDP。
仅收储企业土地株洲就砸入近百亿元。其中探索使用的收储方式,确保了政府以最低成本、任务以最快速度推进。企业搬走了,地下污染却留下了。
至少超过2000名成熟的技术产业工人离开株洲。
马祥在一年里组织过300多场会议,像他一样从市区抽调的干部超过200位,他们放弃周末,暂别家庭,没日没夜干。
另一种很少被提及的观点是,株洲失去了一份想象空间。清水塘的化工产业完整度、先进程度傲视全国,突然就被连根拔起了。
环境改善立竿见影。2018年株洲市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2013年多出74天,湘江株洲段水质上升至国家Ⅱ类水。
搬迁得到了一致认可,嘉奖纷至,镜头云集。转型“上半篇文章”几乎无可争议地拿到“满分”。
“搬迁改造难度大、任务重,”公开资料时常引用或论述重要人物评价,“但速度快、见效快。”
那一年,全国片区开发依旧火爆:面对楼市调控,各地主动“因城施策”,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超过6.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人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一座美妙“新城”蓝图徐徐展开,似乎到处充满希望,好像付出任何代价都值得。
上一篇:每日播报!有温度更有品质!顺德大良“物业城市”试点一周年
下一篇:最后一页
极目新闻记者吕锐通讯员周璇张亚阮璐邓杏在武汉市经开区地标性建筑、第一高楼华中·中交城A栋总部大楼,突
5月29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
5月31日,生意社丙酮基准价为5612 50元 吨,与本月初(6587 50元 吨)相比,下降了-14 80%。丙酮年度统计(2022-05-31--202
1、2007年1月12日,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其博客中,抨击美国知名咖啡店星巴克在北京故宫开设的分店,是对中国
X 关闭
湖南清水塘:此局何解_天天热资讯
每日播报!有温度更有品质!顺德大良“物业城市”试点一周年
期市早评:股指今多强势20230531
净化农资市场环境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农用生产资料违法典型案例
热点前瞻:网络安全+AI芯片+传感器+自动驾驶
X 关闭
上海嘉定体育馆隔离救治点首批新冠病毒感染者顺利“出院”
千里支援显真情 安徽六安捐赠的100余吨新鲜蔬菜抵沪
缉毒英雄蔡晓东烈士安葬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
多方合作推动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海口新增1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